深圳公园城市建设总体规划草案面向社会公示 330公里生态游憩绿脊将横贯深圳
▲荔枝公园片区风貌(2021年8月摄)。深圳晚报记者 张焱焱 摄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05月29日讯 (深圳晚报记者 邱志东 伊宵鸿)在深圳,您眼中的公园城市是什么样的?是推窗见绿、开门入园,是徒步山海、尽享野趣,还是流连都市,趣享生活?日前,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共同编制的《深圳市公园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暨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下称《规划》)已形成草案。为广泛凝聚社会共识,现面向社会公开征询意见。公示时间为5月28日至2022年6月26日,共30天。
营造“山、海、城”交织共融的
公园城市格局
《规划》提出营造“山、海、城”交织共融的公园城市格局,将深圳最具代表性的海湾、山体、河流、大型绿地等进行系统连接和生态保育,让绿色深入城区,使城市空间与自然野趣亲密相伴,让市民走得进山、亲得近水、赏得了城。
其中,深圳将塑造330公里横贯深圳的生态游憩绿脊。具体来看,西起罗田森林公园,东南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自然公园,中间串联光明森林公园、凤凰山森林公园、阳台山森林公园、塘朗山郊野公园、银湖山郊野公园、梧桐山风景名胜区、三洲田森林公园、马峦山郊野公园等20余个自然郊野公园,以及公明水库、铁岗-石岩水库、深圳水库、三洲田水库等湖库景观。
《规划》还提出建设滨水活力岸带,重塑深圳水际活力线,建设亲水近海的220公里滨水活力岸带。西起茅洲河河口的海洋新城,东至坝光,串接连通西部的西湾、前海湾、深圳湾、福田红树林海岸,中部深圳河、莲塘河、沙头角河等河岸,以及东部的大小梅沙、下沙-大澳湾、南澳、东西涌、新大-鹿咀、较场尾等海岸。
此外,连通山水生态廊道。修复连通五指耙山廊、平峦山山廊、清林径山廊和茅洲河水廊、大沙河水廊、福田河水廊、龙岗河水廊等20条山水生态廊道,让蓝绿空间浸润城区,稳固多中心组团式生态型城市空间格局。近期修复连通竹子林山廊、观澜河水廊等4条山廊、7条水廊。
全面优化公园空间布局
《规划》提出构建全域公园体系。具体包括创新构建“公园-类公园”的全域公园体系,公园包括自然郊野公园、城市公园和社区公园三大类,类公园包括功能空间复合利用的点状类公园和廊道空间等线性类公园。
同时,强化重要廊带地区的自然郊野公园和大型城市公园布局,锚固生态格局;精准识别现状公园服务覆盖不足区域,合理增补社区公园。规划建设各类公园1500个以上,其中自然公园和城市公园不少于300个。
在此基础上,衔接城市重点发展区域,串联山海廊道周边公园,建设光明科学城、交椅湾、前海-西湾、深圳湾、龙华东、大东湖、大运、燕子岭、梅沙-官湖、龙岐湾等12个公园群,促进城园融合发展。
据介绍,《规划》展示渠道为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官方网站、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官方网站、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微信公众号和美丽深圳微信公众号。公示期间,市民群众对规划内容有任何意见或建议,可通过电子邮件、邮寄信件等方式反馈,邮件标题或信封封面请注明“深圳市公园城市规划意见建议”字样。
电子邮箱:ztghc@pnr.sz.gov.cn
邮寄地址:深圳市福田区红荔西路8009号规划大厦502室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总体规划处
网友评论
怎样打三公十打九赢
回复